这次的法治课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检察官将司法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案例,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牢的“安全锦囊”。课堂上,检察官以清晰易懂的语言,从法律角度界定“什么是侵害行为”,更着重传授“如何识别危险信号”、“如何有效拒绝与求助”等实用技能,将抽象的法条化作孩子手中可用的“防护盾牌”。
随后,特邀检察官助理、中级社工、心理咨询师陈杰老师登场,她巧妙以“我们从哪儿来”这个生命初始话题切入,如同开启一扇心灵之窗,引领孩子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成为课堂高潮:“身体红绿灯”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清晰识别身体界限;情景模拟则赋予孩子们应对潜在风险的勇气与具体方法。在欢笑声与积极思考中,孩子们关于身体隐私的认知被悄然唤醒,心理防线亦在无形中筑牢。
这次活动发挥专业协同作用,在检察官筑牢法律认知基础后,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和互动游戏,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深化孩子们对身体界限的理解与尊重。这种“法治为基,心理赋能”的双轨教学,正是检察院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保护质效的生动实践。
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涌上前去,主动与检察官和老师击掌道别。那清脆的掌声,是法治意识在童心中落地的回响。点军区检察院以法治课堂为舟,以专业力量为桨,正奋力将司法保护的防线划向风险未萌的岸边,为辖区儿童构筑起一道坚实而温暖的成长堤坝。这堂深入社区的法治课,不仅传递了自护知识,更彰显了检察机关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决心与创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