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点军:【一院一品·幸福一“点”】墓园有了“身份证”,千余座公墓免搬迁

【字号:    】        时间:2023-06-25      

图为点军区检察院到桥边镇某纪念园调查现场

(通讯员 周雨琪 李淑琦“我们高度重视,全面调查核实,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报批倒排时间表,在不超出林业许可范围前提下依法依规补办用地手续。整改后的园区一直规范经营,保障了周边村民墓地需求,节省了丧葬开支。”6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到桥边镇某纪念园进行回访调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园内整改情况。墓碑前一束束整齐的花束承载着生者的追念,而这座“匿名”的墓园如今终于有了“身份证”。

2022年4月26日,点军区检察院接到上级院交办线索,有群众举报某纪念园违法占用土地修建公墓。该院迅速开展工作,走访行政机关、查看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经调查发现,该纪念园为公益性公墓,在建设初期未按规定办理土地手续,2018年曾因非法占用土地被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退还土地并限期拆除。但该园内不仅安葬着周边各村散葬墓,还有众多因各地建设征地拆迁而迁移进来的散葬墓,共计1900余座。庞大的葬墓数量和逝者亲属居住地分散加大了整体迁移的难度,且搬迁费用较高,直到该院接到线索进行调查,该园仍存在违法占地情形。

“墓地迁移会让我们祭奠亲人变得不方便,况且之前已经迁移过一次,我们实在不愿意再迁一次。”检察官在周边调查走访时发现周边群众对再次搬迁十分排斥。

该案涉及散葬墓1900余座,周边居民近1.4万人,为找到保障民生与保护土地间的平衡点,该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该院检察长先后两次组织乡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座谈沟通,就非法占用土地建设公益性公墓案件中行政机关如何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达成共识,表示要把握期限、明确责任,既要依法依规地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也要满足周边居民的需要,做到“逝有所归、逝有所安”,防止搬迁后因缺少公益性公墓让群众因“葬不起”而忧心。

相关行政机关自2022年8月接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反应,组成专班研究整改措施,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同时报政府同意,由相关职能机关在不超出林业许可范围内,争取上级机关支持适用简易处罚程序,依法依规补办用地手续。在整改期间,由于公墓补办证件审批环节耗时长,行政机关申请延长整改时限,2022年10月29日,该院经审查后同意申请,决定对该案中止审查。2023年1月,经过各部门多方努力,在不超出林业许可范围内及全面停止违法建设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补办了用地手续。

“回头看”巡园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向检察官表示,将加大巡查密度、强度,坚决防止非法占地行为再发生,为构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力量。据悉,该部门拟提请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用地红线管控和临时用地管理,配合其他部门制定《点军区农村小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土地制发监管的长效管控机制。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指出,检察人员要担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沉甸甸的责任,以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促进法律监督职责有效履行。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生命力不只是写在法律当中,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帮老百姓解决问题,让检察工作的生命力流淌在每一件案件之中。